火的觸感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2月 23, 2017 手心傳來的,每一根撿拾的枝條的觸感。 一邊走路一邊看看一邊思考能夠做取火絨的可能性。 搭築火的小屋,想像著火長大的模樣。 拉弓的聲音、滴下的汗水、冒出煙的味道、腳底傳來摩擦的熱。 然後,用顫抖的雙手小心翼翼捧起火炭, 抑止大力索取空氣的肺, 輕...輕...地... 吹送生命的氣息,喚醒火苗...... 在這之前,火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、電視機裡面、禁止進入的廚房裡,在這之後,火多了溫度、味道、觸感,和辛苦的過程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誰來教 雞,什麼可以吃,什麼不能吃呢? 8月 26, 2017 幾年來持續在竹東 Baxter 義式冰淇淋店載果皮來堆肥。但這次有一種新的果皮,內層還黏著少許的黃白色果肉,外殼有凸刺,味道很重,主要產自泰國。你猜出來是什麼水果了嗎?等一下看圖片囉! 在堆肥過時,自己突然閃過一個念頭,聽說這水果果肉很補,殘留的果肉... 不知道我們的雞群們會吃嗎? (直覺是會去享用) 就實驗看看吧! 很簡單,把有果肉的果皮放在地上,把雞群喚來。 結果正如猜測的,一隻勇敢的雞嘗試過,開始啄食後,其他雞群就加入搶食行列,把剩餘的果肉都吃乾淨了。 好奇的是,雞怎麼知道對他們來說,這是可以吃的食物呢? 看起來是一種 [ 雞 ] 本能力。 雞的食物種類可多著。而這些有不少是人也吃的食物。 這水果是,榴槤。 野放的雞因為很容易被觀察,也因此教了我們很多事情。 繼續閱讀 »
在自然環境裡,母雞如何餵養小雞呢? 6月 06, 2017 吃雞肉,看過母雞帶小雞嗎? 自然谷內的雞群幾乎是半野化狀態,無論大小雞,公雞母雞都回復到野地生存的本能。 晚上睡樹上,白天自行找食物,風雨無阻。 但,牠們與人生活靠近,因此可以觀察 雉科鳥類的部分共通習性。當然,還有每隻雞的獨特個性。 母雞生蛋、孵蛋、照顧小雞、餵食小雞... 看似正常,但 其實目前大部分的養雞場因為經濟化的考量,上述的流程並非如此,很多都由人工取代。例如,人工孵蛋,小雞集中管理... 。 影片中這三隻小雞剛孵出三天,你能看出小雞的差異嗎? 一樣都是三天年紀的小雞,大小差距明顯。什麼原因呢? 這裡暗示一下,我們管理夥伴還是有些干擾,也順便做些觀察實驗。 繼續閱讀 »
我們的理念 3月 31, 2017 團隊緣起 2007年,一群喜愛登山溯溪與嚮往森林生活的夥伴們,在買下新竹芎林的自然谷後,認識了以道家思想為核心價值的「散木家族」,並接受其攀樹繩索技術與教育理念的專業指導,進而也加入了「散木家族」。隨後,夥伴們決定以「道法自然」為名,建構以「拜樹為師,師法大自然,找回生命的自信自在自得。」為核心價值的自然探索團隊。 我們的理念 「道法自然」取自兩千多年前的中國,老子《道德經》25章 - 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。 「自然」乃自己肯定自己之意。「道法自然」即:「天道」依循他自己恆常生成萬物的法則,自我肯定,自信自在自得。 團隊以「自然谷」為基地,經營恢復自然谷內的森林生態,同時進駐於森林內簡樸生活而內化。教練群將諮商、探索與引導等課程與大自然的各種活動巧妙相互融合,例如攀樹引導課程、森林生活、五感覺察......更是我們所專精。透過不斷整合各種大自然探索的經驗,規劃更貼近企業員工、學校活動、家庭親子、社福團體、營隊活動、一般民眾......等,親近大自然,並從中「知己知彼」,建立自信。「自然」一詞原本就有自己肯定自己的意思,因此,團隊也期許,參加活動的夥伴們在人與人,人與大自然的互動中,都能「自我超越,自我肯定,自信自在自得」。 我們的基地 2007年,團隊的兩位夥伴與另一名友人合夥買下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的一處1.8甲山谷。在該年也開始跟隨母團隊「散木族」學習攀樹技術與老子《道德經》,之後由母團隊的「散木一」老師將山谷取名「自然谷」,也成為團隊的攀樹基地。 2011年,自然谷的 1.3甲林地正式成為台灣第一個環境保護公益信託的場域,往攀樹團隊共同保護山林的目標邁進。而未信託的 5分農牧用地(因法令對於農地的公益信託爭議)仍持續由道法自然探索團隊持續經營與維護,並與受託單位及周邊的鄰居,也就是現任的田村長家族,共同學習低海拔森林生態的看護。 至今,團隊的攀樹基地除了自然谷之外,在芎林鄉及各地有樹木、森林的地方也持續保持合作,使之成為攀樹場或森林生態保存與調查區等的運用。(例如 芎林的何家大樹群,燒炭窩園區) 繼續閱讀 »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