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活動

火堆旁的小討論

【火堆旁的小討論】

這麼肆無忌憚的玩火,會不會危險呢?
是有可能發生危險的,當小孩開始將火拿出火圈,做出揮舞的動作,就逼近了教練們的底線。

於是我們請小孩慢下來,將我們的擔心告知他們,和他們開啟一場討論,關於安全,關於規則,關於懲罰。我們邀請小孩,希望能夠一同想出解決的辦法,所有在場的人都同意,不要將火移出火圈,有些小孩加碼說,如果有人違反規定的話,就要把刀子沒收。

可是為什麼要有懲罰呢?我們能不能不靠懲罰來解決問題?
「沒有懲罰的話,就會有人不遵守規定。」小孩這麼說。

國家有法規,學校有校規,班級有班規,學校老師、大人、不同的場合有著許許多多的規定,小孩感受的到它們,但在意識到它們之前,就已經先接受了它們。

「為什麼會有規定呢?」我希望開始帶著孩子思考這些問題。
「老師說的就是規定啊。」有小孩這麼回答。
「那這些規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?」
「為了保護我們的安全?」小孩不確定地回答。

那麼換個角度討論,來分享經驗吧,「你們有沒有曾經因為違反規定而被懲罰的經驗呢?」
這個小孩就經驗豐富了,他們提出很多曾經被懲罰的情境,其中一個小孩曾經因為說髒話而受到懲罰。

「那麼,你有因為被懲罰而再也不說髒話嗎?」我問。
「沒有啊。」小孩很乾脆。
「我想也是啊。」我回答。「所以,懲罰真的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:讓大家安全地玩火嗎?」

沒有答案,小孩的注意力漸漸渙散,最後我們並沒有就這件事情取得一個共識,但是沒關係,這樣就好,『正義並不是某一個客觀理性(?)的有權力者所強力指派出的靜態畫面,而是所有行動者的行動、再行動,是持續不斷的關係與過程。』(盧駿逸,2017)

我們希望自己並不是成為一個仲裁者,替小孩決定事情的對錯,而是陪著他們去經歷、去理解、去思考遇到的種種問題,也許有一天,當他有能力去制定規定的時候,能夠想起曾經經歷過的這些事情。

p.s.對這種「動態正義」有興趣的人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《正義不等於美好生活 — — 關注差異、關係與過程的教育現場》 


留言

熱門文章

誰來教 雞,什麼可以吃,什麼不能吃呢?

🍂2018秋冬 繩索攀樹初體驗🍂 報名開始囉!

在自然環境裡,母雞如何餵養小雞呢?